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冬奥志愿者雪中坚守:20岁姑娘上演绝境救援

雪中紧急呼救,志愿者火速驰援

“芷馨!有一名阿塞拜疆记者困在山上了,已经出现失温冻伤症状,急需翻译!快来!”2月6日清晨,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场还笼罩在皑皑白雪中,一通紧急电话打破了语言服务志愿者林芷馨的平静。这位年仅20岁的姑娘二话不说,立即动身赶往现场。

当林芷馨看到因弄湿鞋袜导致双脚冻伤发黑、浑身颤抖的阿塞拜疆记者时,内心一定有过害怕吧?但专业素养让她迅速冷静下来。这位冬奥志愿者雪中坚守岗位,用流利的俄语架起了生活沟通的桥梁。她不仅准确传达了医护人员的询问,还一直用俄语安抚着这位外国友人。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,这份温暖尤为珍贵。

跨国救援背后的坚守故事

这场雪中救援只是冬奥会期间众多感人故事的一个缩影。在皑皑白雪覆盖的赛场上,像林芷馨这样的冬奥志愿者雪中坚守已成常态。他们穿着厚重的防寒服,顶着刺骨寒风,一站就是好多少小时。冻红的鼻尖、发僵的手指,都阻挡不了他们为赛事服务的热诚。

那位阿塞拜疆记者后来怎么样了?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,他的双脚已恢复健壮。感动之余,他表示一定会把这件事做成专题新闻在阿塞拜疆当地的媒体发表。目前,林芷馨援助境外记者的事迹已被俄罗斯当地媒体报道,成为冬奥会”一起向未来”理念的最好诠释。

青春在冰雪中绽放光芒

冬奥志愿者雪中坚守的身影,成为这个冬天最动人的风景。他们大多是像林芷馨一样的”00后”,在家或许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,但在冬奥赛场上,他们用专业和担当赢得了全球的尊重。语言服务、赛道保障、观众引导…每个岗位上都闪耀着青春的光芒。

你知道吗?这些志愿者每天要职业十多少小时,却从不喊累。他们说:”能参与冬奥会是一辈子的荣耀。”正是这份朴素的情感,支撑着他们在风雪中坚守。当镜头对准赛场上的运动员时,请不要忘记这些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。

坚守灵魂传递冬奥温度

冬奥会已经落幕,但志愿者们的坚守灵魂将长久留存。那位被救助的阿塞拜疆记者说:”中国志愿者的专业和热诚让我终身难忘。”这样的跨国友情故事,正是冬奥会留给全球最宝贵的财富。

冬奥志愿者雪中坚守的身影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:青春不仅可以在冰雪中绽放,更能温暖整个全球。让我们为这些可爱的志愿者点赞,也期待这种坚守灵魂能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。